人生是一連串永無止盡的學習,對於世間一切學問,我們要有渴求的心態,要有(活到老,學到老)的精神。
人應知的學問太多了,在千知萬知當中,每個人基本上應知道的有四知應學。
第一:
人能知“道”,則不自矜;人在世間上生活,必先知“道”;“道”就是真理,“道”就是我們的路。自古大道在於“理”,所謂有理走遍天下,無理寸步難行。
理不通,道不懂,就是愚昧、就是糊塗、就是無明。不明道理的人,常常自以為是,因此自負、自誇、能知“道”,才能謙虛,才不自矜。
第二:
人能知“義”,則不貪取,人能知“道”,還要知義,宇宙間的各種學問各種事業,凡事凡物都有其意義在其中。一個人對於事物義理都能深究、都能知道的話,就不會自覺我有所得。因為“道”充滿了宇宙世間,“義”則平等無所不在,所以知“義”就不會有“我所有”的觀念,便不會貪取。
第三:
人能知“德”,則不沽名;君子養德,小人養威;有德之人,人必尊之。中國儒家倡導“禮、義、廉、恥”、“忠孝仁、愛、信、義、和、平”等思維八德;乃至佛教的五戒十善、四攝六度,都是合乎人間道德,就不會任意侵犯別人,更不會胡作非為;有了道德的心,凡有所做,為利益他人,不計較一己得失,自不會沽名釣譽。
第四:
人能知學,則不荒嘻;世間的學問,各種技能,各種知識,終其一生,真是“活到老、學到老”。人所應該學習的領域實在太廣了,因此現在社會提倡“終身學習”,能夠把社會當作一所大學,不斷的學習,不斷的吸收新知,人生就不會荒廢、虛度。
知是了解,是明白;明理,認清實相,明白因果道理,就能圓融人我關係。
看到大師這篇文章,與大家分享共勉之~
多謝師父分享能明白,領悟,做到以上文章者類君子矣,難以哉!能不稀乎?
[版主回覆06/26/2013 23:42:39]
[版主回覆06/26/2013 23:42:55]
生活就是一門精彩的道路….從身邊的人中!!學習它們的生活之道
慢慢體會出自己生活態度!!!提昇未來的生活品質!!!!
教學也是一樣!!我不認為我是在教…反而我常常認為自己在學!!!
[版主回覆06/26/2013 23:41:27]
文章令我想起港大校訓 「明德格物」和 中大校訓 「博文約禮」,學問與道德同樣重要。
盡自己能力學到老,活到老,生活就更覺充實和滿足。
[版主回覆06/26/2013 23:43:26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