各有所好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rkt9KpU4jCFywCpjzLSwrQ第一次看到“武式太極拳”是十六年前的事了,當時我在北京體育大學學習太極拳,我的太極拳老師經常會在課餘時間練習這套拳,聽老師說武式太極拳的發源地是邯鄲,武禹襄曾從楊露禪習陳式老架後自稱一派。

當時一心學練24式、42式拳劍這些套路積極參賽,也無暇去研究這個拳種的特點,十年里的教學內容也多在24式、42拳劍、楊式太極及陳式太極方面,08年開始接觸“孫式太極拳”,進步必跟、退步必隨、動作敏捷、圓活緊湊、每左右轉身則以開合相接的特點領我有了新的體驗和感悟。

隨著競賽的發展,五大流派在各大賽事中百花齊放,作為一個太極中心,應該設有這幾大流派的教學內容,陳式、楊式及孫式競賽套路我們都已經很成熟,明年我們該把吳式和武式太極拳加強訓練。

吳式競賽套路現在由黑志宏老師負責,每週三下午2:30~4:00循環進行。

而武式太極競賽套路由明年一月份開始開班,先在週四早上的11:00~12:00點開一班,之後晚間也會開一班;武式太極拳的外型比較緊湊,左右手各管一邊,左手管左邊,右手管右邊,拳的架勢比較高、穩健。步法上,是自然上步,提膝、邁步都順其自然,手與腳的關係上,是在每一個定勢中,手都不超過腳尖,保持身體中正。除了外型以外, 也很講究內氣運轉,通過內氣運轉來調整身形,有著“內固精神,外示安逸”之感。
武式太極拳競賽套路共有46式,它有著與孫式相似的地方,更有它獨特的魅力;希望各愛好者喜歡這個新課題的體驗

2 responses to “各有所好

發表迴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