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是西方的感恩節,中國暫時還沒有感恩節 ;在網上看到這段文字覺得不錯,轉載到此:其實自古以來,中華民族就樂於助人、知恩圖報,“受人滴水之恩,當以湧泉相報”一度傳為名句。中國教育更多關注分數和升學率,加之很多孩子都是獨生子女,家人的溺愛導致孩子覺得別人的關懷是理所當然,不少學生不懂得感謝、感激,只知道索取;甚至對太過關心自己的家人產生逆反、厭煩情緒。
在成年人之中也存在不知感恩、忘本的情況,一切只從利益出發。在一個文明的社會,知道感謝,懷有一顆感恩之心是很必要的;這也是建設和諧社會的重要要求,可促進社會各成員、群體、階層、集團之間的關係相處融洽、協調,促進人與人之間互相尊重,信任、幫助。
因此不少人建議在中國也設立感恩節,讓學生們學習換位思考,珍惜朋友,理解父母;讓成年人暫停麻木冷漠的心,真誠地去體貼關心別人。西方的感恩節雖有其宗教內涵,但完全可以吸收其積極成分,融入傳統美德中,並賦予新的涵義,設立有中國特色的“感恩節”。
其實人除了要學會感恩,還需要多一點憐惜自己,不能靠別人來憐惜你。因為任何人,都不可能真正瞭解另一個人的心境。一個人在想什麽,想幹什麼,因什麽而痛苦,因什麽而快樂,只有她自己最明白。旁人是無法徹底瞭解的。就算兩個至愛的人也好,相互之間,也無法瞭解對方的心境,所以,多憐惜自己,自己快樂,才能把快樂帶給大家。
對,師父,人要先自愛才會懂得去愛人。懂得感恩知足的人都是開心的,因為他們都知道,別人是沒有義務對自己好的,親如父母也是。至於感恩節就無必要了,這是平日的做人態度,不是一個節日就可推廣。正如中國近幾十年日日說文明,但國民質素有目共睹。唉!
[版主回覆11/25/2011 07:08:55]其實國民素質已有所提高的了,或許你的要求也在提高而已?
我出門一天,明天回。
良朋相聚,定有數不完的往事去細味,好好享受聚舊時光和地道美食,下週見:)
[版主回覆11/27/2011 02:11:12]呵呵,回來了。
這麼早啊師父,樂不思蜀乎?
師傅,Welcome back! 朱老師在週六帶領我們練養生掌,提醒了我們不少動作的要求,很有得,老師還讚我練得不錯 : ) 可能是上課前偷吃了窗台擺放的國際美食,所以功力大增, 呵呵呵 : )